再返利!最高獎補20億,財政部發布《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管理辦法》
日前,財政部發布《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要點:用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的獎補資金采取項目法分配,工程總投資10億-20億元的項目獎補5億元;工程總投資20億-50億元的項目獎補10億元;工程總投資50億元以上的項目獎補20億元。用于歷史遺留廢棄工礦土地整治的獎補資金采取項目法或因素法分配。采取項目法分配的,工程總投資5億元以上的項目獎補3億元。
在此之前,國務院辦公廳就已發布《關于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國砂石協會也對此進行了積極報道——《重磅!生態保護修復的春天來了!國務院發布《意見》,推動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市場化,多余石料和河道疏浚砂石可對外銷售!》(點擊查看原文)。
《意見》提出,結合實際積極探索靈活高效的工作程序,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積極性。合理制定生態保護修復方案。在廣泛征求社會意見的基礎上,合理確定項目生態保護修復方案,明確生態保護修復目標或核心指標、自然資源(其中礦產資源僅限于因項目需要采挖的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資產配置及后續產業發展要求等。涉及相關主體利益的,應當協商一致。
《意見》要求,"針對歷史遺留礦山存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實施地質災害隱患治理、礦山損毀土地植被恢復、破損生態單元修復等,重建生態系統,合理開展修復后的生態化利用;參與綠色礦山建設,提高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意見》明確,"按照生態保護修復方案及其工程設計,對于合理削坡減荷、消除地質災害隱患等新產生的土石料及原地遺留的土石料,河道疏浚產生的淤泥、泥沙,以及優質表土和鄉土植物,允許生態保護修復主體無償用于本修復工程,納入成本管理;如有剩余的,由縣級以上地方政府依托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處置,并保障生態保護修復主體合理收益。"
而此次財政部出臺《管理辦法》,在之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意見》的基礎上,再次"返利",這一政策的出臺,無疑將會對未來礦山生態修復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也為未來參與礦山修復的企業帶來了更大的機遇。
《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和加強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以下簡稱治理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自然資源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治理資金是指中央預算安排的,用于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歷史遺留廢棄工礦土地整治等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的資金。
第三條 治理資金使用和管理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堅持公益方向。治理資金使用要區分政府和市場邊界,支持公益性工作。(二)合理劃分事權。治理資金使用要著眼全局,立足中央層面,主要用于共同財政事權事項,支持開展對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生態受益范圍較廣的重點生態保護修復。(三)統籌集中使用。中央層面注重集中分配,聚焦于生態系統受損、開展修復最迫切的重點區域和工程;地方層面注重統籌使用,加強生態環保領域資金的整合,發揮資金協同效應,同時避免相關專項資金重復安排。(四)資金安排公開透明。治理資金安排情況要及時向社會公開。根據項目法安排的治理資金要采取競爭性評審方式擇優確定,并確保評審過程公開、公平、公正。
第四條 本辦法實施期限至2023年底。實施期限屆滿前財政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等部門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及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形勢需要,按規定程序評估確定是否繼續實施及延續期限。
第五條 治理資金由財政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等部門管理。財政部負責審核治理資金預算需求,安排并下達預算;組織指導主管部門和地方做好預算績效管理,開展預算監管,將審核確定后的績效目標同步下達;指導地方加強資金管理等。自然資源部等部門負責提出治理資金預算需求;制定項目技術標準,組織開展對地方申報項目的負面清單審核;審核地方報送的績效目標,按要求設定并向財政部提交績效目標,組織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督促和指導地方做好項目管理等工作。地方財政、自然資源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負責組織開展本區域實施方案的編制、審核和項目儲備等工作,對項目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按要求設定績效目標或審核下級部門提交的績效目標并報送上級部門;負責項目立項、組織實施、日常監管、竣工驗收等,落實后期管護責任。
第六條 治理資金支持范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著眼于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重大戰略重點支撐區、生態問題突出區,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對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生態受益范圍較廣的重點生態地區進行系統性、整體性修復,完善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整體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二)開展歷史遺留廢棄工礦土地整治。對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生態受益范圍較廣的重點生態地區開展歷史遺留和責任人滅失的廢棄工業土地和礦山廢棄地整治,實施區域性土地整治示范,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修復人居環境。治理資金應優先用于解決生態系統突出問題,不得用于以下方面支出:不符合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耕地保護紅線等國家管控要求的項目;有明確修復責任主體的項目;已有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公園、廣場、雕塑等旅游設施與"盆景"工程等景觀工程建設。對不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等有關規定,政策到期或調整,相關目標已經實現或實施成效差、績效低下的支持事項,應當及時退出。
第七條 治理資金采取項目法和因素法相結合的方式分配。用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的獎補資金采取項目法分配,工程總投資10億-20億元的項目獎補5億元;工程總投資20億-50億元的項目獎補10億元;工程總投資50億元以上的項目獎補20億元。用于歷史遺留廢棄工礦土地整治的獎補資金采取項目法或因素法分配。采取項目法分配的,工程總投資5億元以上的項目獎補3億元。采取因素法分配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統稱省)獎補資金根據各省歷史遺留廢棄工礦土地損毀面積等因素確定,同時考慮各省財政困難程度,并根據資金使用績效等對測算結果進行調整,體現結果導向。各省歷史遺留廢棄工礦土地損毀面積因素,由自然資源部負責提供。
第八條 采取項目法分配的,由財政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等部門通過競爭性評審方式公開擇優確定具體項目。財政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等部門在項目評審前發布申報指南,明確項目申報范圍、重點、要求等具體事項。項目所在省負責編制項目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實施任務、保障機制以及分年度資金預算等,對申報信息進行全面審核,并按照項目申報要求申報項目。納入支持范圍項目所在省應當按規定對項目實施方案進行修改后,按程序報送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備案。
第九條 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因實施環境和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確有必要調整實施方案的,應當堅持總投資和績效目標不降低原則。其中:采用項目法分配資金的項目,實施方案調整不涉及項目實施區域變化的,應報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備案;涉及項目實施區域發生變化的,應報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審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實施方案的調整應報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同意。
第十條 財政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等部門組織對治理資金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強化績效目標管理,做好績效運行監控,組織開展績效評價,加強績效評價結果反饋應用,建立治理資金考核獎懲機制,并將績效評價結果、資金使用和執行情況作為調整完善政策及資金預算的重要參考。績效評價包括對決策、管理、產出、效益、滿意度等指標的考核。具體內容包括:決策情況、相關制度建設情況、資金到位使用及項目實施進展情況,以及實現的產出、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等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第十一條 各省級財政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自然資源等部門做好績效管理工作,對本地區績效目標進行審核匯總,報自然資源部、財政部等部門審核,并抄送財政部當地監管局。執行中按要求組織做好績效運行監控和績效自評等績效管理工作。地方財政、自然資源等部門應當科學組織項目,合理籌措資金,避免形成隱性債務,要對治理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動態監督,如發現資金使用、項目調整等方面重大問題,應當按照程序及時報告。
第十二條 本辦法未明確的其他事宜,如資金下達、撥付、使用、結轉結余資金處理等,按照《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管理辦法》(財預〔2015〕230號)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 財政部各地監管局按照財政部的要求,開展專項資金監管工作。
第十四條 治理資金支持工程形成的各類資產,由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承擔管護責任,負責運行管理和維護。
第十五條 各省級財政部門應當會同自然資源等部門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根據本辦法制定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實施細則,并報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備案。
第十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治理資金。對于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有關規定的單位和個人,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制止和糾正,并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追究相應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七條 各級財政、自然資源等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資金審批工作中,存在騙取、擠占、截留、挪用資金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法違紀行為之一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國家有關規定追究相應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 本辦法由財政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等部門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財政部關于印發〈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建〔2019〕29號)同時廢止。
來源:中國政府網、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網
凡本網注明“來源:砂石裝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砂石裝備網,轉載請注明。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2025CICEE大事件 摘要:突破時空界限,賦能全球貿易——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電子會刊《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一代工程機械、應急裝備、礦山裝備、農業機械》今日正式上線。 作為全球工程機械領域首個全產業鏈企業國際數字化展示平臺,CICEE首批電子會刊集中展示155家全球領軍企業的核心技術與產品,以智能...
2025-03-27 10:02:57
九九盡,春天臨,一切美好,只是剛剛開始,所有期待,都會如約而至。bauma CHINA 2026(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招展全面啟動!2026年11月24-27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將再度吸引世界目光,全球工程機械標桿力量集結,攜手呈現行業新潮,誠邀全球伙伴共赴東方之約。bauma...
2025-03-12 09:08:20
bauma CHINA 202433萬m2展覽面積3,542家參展商281,488名專業觀眾海外觀眾占比超20%眾多全球新品集中發布11月26—29日,bauma CHINA 2024(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這場闊別四年的工程機械行業風向標盛會,以展覽...
2024-12-03 13:57:23
距離展會開幕還有 22 天!bauma CHINA 2024(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將于11月26-29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作為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盛會,本屆展會展覽總面積達到33萬平方米,吸引了來自全球1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3400余家國內外標桿企業與超20萬全球買家參展參會...
2024-11-04 18:54:41
距離展會開幕還有 29 天!一個月后,群英匯聚上海灘,世界工程機械行業新業態、新產品、新技術將通過bauma CHINA集中呈現,融合聚變。bauma CHINA不斷拓寬的國際“朋友圈”表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科技創新離不開世界,世界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也越來越需要中國。.bauma CHINA 2024.時間:2024...
2024-11-01 11:07:34
2024年10月22日,在巴伐利亞州副州長兼經濟部長艾萬格先生的見證下,德國慕尼黑博覽集團與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以及中工工程機械成套有限公司在北京就共同舉辦bauma CHINA(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續簽十年合作協議。德國慕尼黑博覽集團由集團雙...
2024-10-25 08:46:51
距離展會開幕還有 40 天!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不以日月為限。時隔四載,工程機械行業的國際盛會bauma CHINA即將再啟大幕!自今年8月展會觀眾預登記開通以來,已有130+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積極預約參觀,大家期待能再度在bauma CHINA線下重聚,目前預登記觀眾人數已經超越同期。新品·趨勢,交流·合作,熱情·...
2024-10-17 18:09:04
超過3400家國內外參展商已摩拳擦掌、蓄勢待發。兩周后,bauma CHINA 2024的展商進館大幕即將拉開,33萬平米的國際工程機械盛會即將“聚光”鋪就。11月26-29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期待與你相遇!如何使用展會小程序快速檢索目標展商?.01 分類瀏覽 多維篩選.點擊【展商名錄】可按10大展示主題分類瀏覽展...
2024-10-17 18:06:51
bauma CHINA 2024(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將于11月26-29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觀看展會預告片·baumaCHINA工程機械展,贊61本屆展會展覽總面積達33萬平方米,主題為“追光而遇 萬象生輝”。屆時,來自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的3400多家參展企業與15...
2024-09-02 11:26:05
bauma CHINA 2024觀眾預登記 現已全面開啟!長按掃碼,立即預約觀展 !!工程機械行業的全球矚目盛事bauma CHINA 2024將于11月26-29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重磅上演!誠邀全球工程機械人共聚這場技術碰撞和交流盛會。立即參觀預約,享多重福利免費參觀11月15日前,完成觀眾預登記,立省50...
2024-08-05 21:40:44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制砂樓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篩網、篩機配件
主營:破碎機
主營:制砂機、篩分設備
主營:破碎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