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研究院華中分院 陳紅霞 見習研究員 錢姣姣
近年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龍頭企業在技術積累、品牌效應、規模效應等方面優勢越來越突出,呈現出強者恒強效應。
7月8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正式發布《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并明確發展目標。“到2025年,工程機械行業整體水平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質量效益明顯提高,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2025年工程機械營業額將達到9000億元,工程機械產品出口額將達280億美元,工程機械出口額在國際市場占比將達12%。”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十四五”規劃的提出,明確了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及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之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將朝向創新驅動發展、綠色發展、智能化發展、數字化發展以及國際化發展的方向前進,工程機械行業迎來了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時代。
8月末,工程機械行業企業陸續公布半年報,大多數企業延續去年行業復蘇趨勢,實現了營業和凈利潤的“雙增長”。21世紀經濟研究院選取了24家上市工程機械企業,以2021年中報數據為例,通過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研發支出以及海外業務收入等數據來呈現企業的經營質量、財務質量、創新能力以及國際化水平,由此來初步評判企業的發展現狀及潛力。
龍頭競爭力突出
2021年上半年,24家上市工程企業總營業收入約為2319.62億元,其中,三一重工、徐工機械、中聯重科以及柳工四巨頭的營業收入為1775.99億元,占比約為76.56%,超過了?,行業集中度較高。
根據2021年上半年各企業的營業收入,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梯隊。
第一梯隊為三一重工、徐工機械、中聯重科以及柳工四大巨頭,其主營業務收入均超過百億。三一重工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671.28 億元,同比增長 36.4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0.74 億元,同比增長 17.16%,成為上半年工程機械行業里唯一一家凈利潤破百億的企業。徐工機械、中聯重科以及柳工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532.34億元、424.49億元以及147.8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8.03億元、48.50億元以及7.61億元。
數據來源:各企業2021半年報
第二梯隊為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潛在力量,營收規模在40-100億之間,共有安徽合力、杭叉集團、山河智能、恒立液壓、山推股份以及鐵建重工6家企業。以山河智能為例,其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8.87億元,同比增長57.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16億元,同比增長33.36%,利潤率高達77.19%,表現亮眼。
第三梯隊為營收規模在10-40億之間的企業,共有漢馬科技、諾力股份、浙江鼎力、建設機械、宇通重工以及艾力精密6家企業。第四梯隊為營收規模在1-10億之間的企業,企業規模較小,如廈工股份、長齡液壓等。
根據統計數據來看,財務質量與企業經營能力有一定的關聯,經營狀況與盈利能力較好的企業在財務質量上也表現較好。大多數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在40%-70%的合適區間,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在1左右,少數企業呈現數據過高或過低的狀況。
從產品看,工程機械行業總體呈現市場份額不斷向大企業、國產品牌集中的趨勢,龍頭企業有著各自主導的產品市場,具有品牌、規模、技術、服務及渠道上更大的競爭優勢。
混凝土機械市場以三一重工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占主導地位,市場份額穩固且繼續提升,三一重工2021年上半年混凝土機械實現銷售收入177億元,同比增長31.05%;中聯重科的混凝土機械實現營業收入114.74億元,同比增長27.03%。報告期內,三一重工挖掘機械銷售收入260.07億元,同比增長39.46%,連續11年蟬聯國內銷量冠軍,市場份額持續顯著提升。
山河智能作為國內地下工程裝備 (包括旋挖鉆機和靜力壓樁機等樁工機械)的龍頭企業,2021年上半年,其地下工程機械實現營業收入33.42億元,同比增長40.12%。另外,今年3月份,山河智能宣布切入負極材料領域,計劃投資 50 億元建設年產10 萬噸負極材料與石墨超高提純生產線項目,未來負極業務將有望持續為公司貢獻利潤增量,打開成長空間。
隨著工程機械行業競爭程度加劇,企業必須不斷研發創新以保持核心競爭力。數據顯示,24家上市工程機械企業中,上半年研發支出超過10億元的有三一重工、徐工機械以及中聯重科三家龍頭企業。
2021年上半年,三一重工研發費用投入 30.58 億元,增長 13.67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0.82%。公司累計申請專利 10671 項,授權專利 7759 項,申請及授權數居國內行業第一。徐工機械研發費用投入 22.18億,增長64.43%。截止到2021年6月底,累計擁有有效授權專利6075件;中聯重工研發費用為20.0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91.23%,上半年,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136%,上半年共授權專利266件,同比增長95%,截至2021年6月30 日,累計申請專利11437件,授權專利8944件。
智能+創新+環保
進入智能互聯時代,以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日新月異,為工程機械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充分賦能。與此同時,中國人口紅利減弱、現代施工項目大型化、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以及客戶對產品價值提升的訴求等,要求行業加快往自動化、數字化與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
例如,“燈塔工廠”建設上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領路者,核心就在于數字化、自動化、先進分析、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以及工業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截至目前,全球范圍只有69家擁有“燈塔工廠”,其中21家在中國。
三一重工的燈塔工廠通過深度融合制造運營系統(MOM)、物聯網管理平臺(IOT)、車間物流管理系統(WMS)、遠程控制系統(RCS)、智能搬運機器人(AGV)等系統,構建三一智能制造管理平臺,形成生產制造的“工業大腦”。數據顯示,三一重工上半年推動 7 家燈塔工廠建成達產,產能提升 70%、制造周期縮短 50%、自動化率提升 36 %,累計已實現 11 家燈塔工廠建成達產,整體自動化率大幅提升。
此外,徐工機械以“智造4.0”的新模式建設為主線推進公司數字化轉型。不僅打造了徐工全球數字化供應鏈平臺(X-DSC),更是在業內率先將SAP ECC升級至S/4 HANA。在數字化研發領域,打造行業領先的工業物聯網IOT平臺,逐步實現對2300余臺設備聯網、數據采集,切實推動制造過程精益管理和生產效率的快速提升;同時,注重5G與智能制造的融合應用,圍繞“1個專網”、“2大平臺”、“3大鏈條”、 5個大類、32個重點場景應用,徐工重型以5G+MEC方式重點打造32個工業應用場景為突破,全力構建智慧園區,打造工程機械行業首個下沉MEC5G獨立組網的全價值鏈工廠。
中聯重科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轉型,率先將“5G+工業互聯網”應用于塔機研發。5G塔機遠程智控系統的成功應用,實現從“塔機高空操作變地面操作”到“遠程智能控制”的跨越,該系統填補了塔機遠程智能吊裝的空白,提升了塔機操控的智能化水平,為塔機少人化以及無人化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中聯重科在業內率先布局農機產業,如今,農機和智慧農業板塊已成為公司三大業務板塊之一。
山河智能加速智能制造升級。在工業城產線改造上,打造智慧下料中心,實現下料全程無人值守自動完成。同時還借助仿真技術實現了產線的進一步優化。
值得注意的是,工程機械行業是“污染大戶”。根據《重型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相關規定,2021年7月1日起,全國范圍將全面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A標準,并在3年內過渡至B階段,這對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此背景下,節能減排、新能源使用以及電動化滲透將支撐工程機械行業穩健發展。三一重工在7月31日發布的混凝土機械新品均已提前3年達到“國六”B階段排放標準。數據顯示,相對國五產品,國六產品的碳氫化合物(HC)及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降低77%以上,顆粒物(PM)排放量降低67%以上,排放更加清潔環保。同時,三一重工布局智能換電技術,推動電池、電控和電驅的自主開發,累計推出 26 款電動化產品,產品覆蓋挖掘機、起重機、攪拌車、自卸車及路面機械。其中,推出了新能源攪拌車和新能源自卸車,全球首款氫燃料電池攪拌車,搭載高效氫燃料發動機,加氫僅需 20min,續航可達400km(標載,40km/h等速)。
中聯重科也在智能綠色產品研制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工程機械板塊,研制出四橋62m長重比極限米段泵車,泵送效率提高5%-8%,綜合能耗低2%-4%,另外,“塔式起重機綠色設計與制造一體化平臺示范”國家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通過驗收。上半年,共開展近30款新能源產品研發,覆蓋高空作業機械、挖掘機、攪拌車、礦卡 等8類主機,其中16款新能源產品已完成下線,包括28米純電動直臂式高空作業平臺、7.5噸純電動挖掘機等。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隨著國際社會對碳排放、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更加重視,以及國家“十四五”規劃總體目標的確定,企業將對環保方面的投資加大力度,企業資本性支出金額將會增加,對生產經營產生一定影響。特別是對于缺乏核心技術和資金投入的小企業,企業面臨淘汰的壓力更大。
國際市場大有可為
多家龍頭企業的半年報顯示,工程機械產品的海外市場表現搶眼。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上半年,我國工程機械實現貿易順差130.25億美元,是上一輪景氣高點2011年的9.11倍。
從數據上來看,海外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仍是三一重工、徐工機械、中聯重科以及柳工四巨頭,三一重工在海外市場仍然發揮其龍頭優勢,是唯一一家海外業務收入超過百億的工程機械企業。其中,山河智能與山推股份的海外業務收入也逼近10億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工程機械行業總體需求量與固定資產投資額高度相關,受宏觀經濟周期性變化的直接影響,具備一定的周期性。但從國際市場來看,區域經濟景氣度存在區域差異性,工程機械呈現弱周期性,因此國際化是行業主要企業的主戰略。”
三一重工有望從中國龍頭走向全球龍頭。2021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實現國際銷售收入124.44 億元,同比增長94.69%。公司在全球主要市場包括三一美國、三一印度、三一歐洲等海外事業部銷售實現高速增長,亞澳區域56.67 億元,增長120.05%;歐洲區域37.51億元,增長 46.85%;美洲區域19.61億元,增長173%;非洲區域10.65億元,增長99.72%。
此外,三一重工的挖掘機產品在北美、印度、歐洲等主要市場的份額及銷售量大幅提升。東南亞市場集體突破并持續快速增長,多個國家繼續保持數一數二市場地位。未來,三一重工的國際化戰略除了亞洲市場之外,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非洲國家,都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
徐工機械將國際化戰略上升為主戰略。上半年實現海外業務收入48.54億,同比增長68.51%。尤其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優勢明顯。徐工機械已在亞太區域、中亞區域、非洲區域、西亞北非區域、歐洲區域、大洋洲區域共涉及64個國家布局了完善的營銷網絡,設有20家備件中心, 24個辦事處,近400個服務網點和120余個備件網點。
中聯重科突破海外高端市場。上半年公司出口收入27.68億,同比增長超過52.28%。其中,高空作業機械銷售額17.3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97.95%,高機海外銷售已覆蓋五大洲56個國家和地區,產品相繼進入歐洲18 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高端市場,與全球各地區大型租賃公司與終端客戶相繼實現合作;突破全球高端履帶起重機市場,超大噸位履帶起重機產品批量出口海外市場,與土耳其簽訂2000噸級履帶起重機出口訂單,為我國出口海外國家最大噸位起重機;此外,歐洲工廠在意大利正式落成,塔機、汽車起重機、高空作業機械實現本地化生產與銷售,助力歐洲市場的深入拓展。
柳工是國內行業中最早于1990年代就開展國際業務的企業之一,上半年實現海外收入 26.37億,同比增長69.43%。經過近二十年的境外開拓經營,目前已進入深度國際化階段。公司在海外設立了印度、波蘭、巴西 3 家制造基地和印度、波蘭、美國、英國4家海外研發機構,同時擁有多家包含整機、服務、 配件、培訓能力的營銷公司,并通過300多家經銷商的2,700多個網點為海外客戶提供銷售和服務支持。另外,柳工的海外業務基本覆蓋了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沿線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較高匹配國家對外發展戰略。
截至2021年上半年,山河智能在海外已成立了十多家子公司。其布局全球的18個重點區域中,有13個區域實現同比增長,其中10個區域增長率超過100%。除了明星產品微小型挖掘機暢銷歐美外,大型礦用挖掘機在非洲和南美地區取得了突破,其中,山河智能礦用挖掘機SWE600F和 SWK90寬體自卸車批量出口東南亞市場。
盡管海外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受疫情影響市場發展卻分布不均衡,新興市場國家增長速度普遍較快,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主要在東南亞市場的份額較高。“相較于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在各家工程機械企業的大盤中占比相對較小,海外市場發展對其業績影響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上述業內人士如是說道。
隨著國內樓市調控持續趨嚴、鋼材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同質化競爭更為激烈等因素影響,工程機械行業多空交織,2021年上半年行業多家企業綜合毛利率有所下滑。目前,工程機械行業仍維持高景氣度,工程機械行業自身更新周期尚未結束。
“周期陷阱”仿佛是懸在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自2016年下半年復蘇至今,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進入高速增長期,按照行業五年左右的景氣周期計算,目前即將面臨調整窗口。不過,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工程機械行業如同此前一樣的低景氣周期難以重現。經歷了周期洗禮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正通過產品和服務的不斷升級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去周期化將成為長期趨勢,行業的馬太效應也將愈發明顯。另外,可以看到目前中國工程機械后市場領域業務利潤較低,發展相對滯緩。隨著“十四五”規劃的提出,工程機械存量市場博弈不斷加大,后市場業務服務需求進一步擴容。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凡本網注明“來源:砂石裝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砂石裝備網,轉載請注明。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5月15日,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2025 CICEE)即將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屆時,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1600家參展商,將在30萬平方米的展區內陳列超2萬件展品,涵蓋工程機械全領域前沿技術和產品。目前,眾多展商已蓄勢待發,期待在這個推動全球工程機械行業交流與合作的超級平臺上一展風采。...
2025-04-17 08:31:38
在璀璨初夏的五月天,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將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華麗啟幕。作為一顆迅速崛起的璀璨新星于世界工程機械展會之林,長沙展在規模之宏大、觀眾之眾多、世界50強企業參展數量之多及影響力之廣上,已可與全球三大工程機械展并駕齊驅,共繪輝煌。展會前夕,我們有幸專訪了合肥長源液壓股份有限公司的...
2025-04-17 08:30:36
湘江潮涌,岳麓風揚。當2025年的第一縷晨曦掠過長沙的鋼鐵叢林,這座“工程機械之都”已悄然完成蛻變——30天后,全球智造的聚光燈將在此定格。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2025 CICEE)進入30天倒計時,萬事俱備的長沙,正以開放的姿態、創新的心跳與綠色的呼吸,向世界發出邀約:共赴智造巔峰,見證未來啟程!蓄勢:一座...
2025-04-16 09:13:26
控制器被稱為工程機械的核心大腦。在湖南長沙,活躍著一家極具影響力的企業 —— 長沙碩博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是湖南省唯一獲授牌的工程機械專用控制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十余年來,碩博電子始終專注于特種裝備智能電控技術領域,秉持 “品質成就智能特裝” 的核心價值理念,持續深耕技術前沿創新探索,為工程機械、礦山設備、新能源車...
2025-04-14 17:20:09
2025-04-11 來源:CICEE 作者:編輯部在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加速向綠色化、智能化轉型的背景下,中國憑借完整的產業鏈和市場規模優勢,持續引領行業技術革新。5月15-5月18日,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CICEE)即將開幕,展會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趨勢,展覽面積30萬㎡,預計參展企業...
2025-04-14 09:14:17
- 2025CICEE-從技術突圍到全球布局高端人物專訪湖南優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申德義一、技術革新:以創新驅動行業突圍在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技術革新已成為企業實現突圍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湖南優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其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持續的創新投入,在技術突圍之路上穩步前行,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寶...
2025-04-10 17:13:03
搶占前30席位,贏超燃禮遇這不是一場普通的展會而是一張屬于你的“未來工程機械版圖”!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2025CICEE)盛會將啟——這里沒有旁觀者,只有手握“機甲密令”的超級隊長!當全球頂流的企業、高精尖的產品齊聚長沙你,就是這場硬核科技盛宴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者!“超級隊長”計劃——你的邀請碼,是撬動行業人...
2025-04-01 10:44:33
2025CICEE大事件 摘要:突破時空界限,賦能全球貿易——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電子會刊《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一代工程機械、應急裝備、礦山裝備、農業機械》今日正式上線。 作為全球工程機械領域首個全產業鏈企業國際數字化展示平臺,CICEE首批電子會刊集中展示155家全球領軍企業的核心技術與產品,以智能...
2025-03-27 10:02:57
九九盡,春天臨,一切美好,只是剛剛開始,所有期待,都會如約而至。bauma CHINA 2026(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招展全面啟動!2026年11月24-27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將再度吸引世界目光,全球工程機械標桿力量集結,攜手呈現行業新潮,誠邀全球伙伴共赴東方之約。bauma...
2025-03-12 09:08:20
bauma CHINA 202433萬m2展覽面積3,542家參展商281,488名專業觀眾海外觀眾占比超20%眾多全球新品集中發布11月26—29日,bauma CHINA 2024(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這場闊別四年的工程機械行業風向標盛會,以展覽...
2024-12-03 13:57:23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制砂樓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篩網、篩機配件
主營:破碎機
主營:制砂機、篩分設備
主營:破碎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