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郭學軍
原鑄鋼車間西門(郭學軍攝)
近年來,隨著中國高鐵和城市地鐵的快速發展,用于開掘地鐵隧道和地下管廊的掘進機器——盾構機,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由于大型盾構機技術附加值高,制造工藝復雜,以前只有歐美和日本少數企業能夠生產。然而,隨著中國國力和科技能力不斷增強,這種集多種高科技技術于一身的大型工程機械--盾構機目前已經實現了國產化。在濟南市歷城區東郊機場路旁邊,就有一家企業可以生產這種大型盾構機。它,就是濟南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也就是之前的“濟南重型機器廠”。該企業始建于1949年,從開始只能半手工修配簡單的產品,發展到現在生產大型盾構機等高科技產品,變化驚人。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該企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十分注重企業歷史文化的傳承,至今還保留著一大片20世紀六七十年代建設的車間廠房等工業遺產,為濟南工業留下了珍貴的時代記憶。
原鑄鋼車間側面(郭學軍攝)
仿制成功我國第一臺“55”型鑿井絞車
追溯濟南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的歷史,就要從企業初創的源頭談起。該企業創建于1949年,和共和國同齡。在初創時期,由于企業歸屬和名稱等變化頻繁,遺存資料有限,現在已經很難說清楚這段時間的具體演變過程,只能有個大概表述。
根據濟南重型機械廠發展簡史編纂委員會1986年10月編纂印刷的《重型機械行業發展簡史—濟南重型機械廠廠史(1949-1985)》(初稿)記載,1949年,由中共山東分局鹽運公司,山東軍區生建公司先后價購兩個被舊政府壓榨倒閉的私營小廠:濟南中華制釘廠、濟南齊魯機器廠,成立生運公司五金制造廠、生建公司鐵工廠。這兩家工廠便是濟南重工最早的起源單位。
1955年命名為山東省工業廳濟南鐵工廠(資料片)
到了1952年,企業的組成架構才基本穩定下來。這一年,根據上級指示,濟南市實業公司決定:由中共山東分局生運公司五金制造廠和魯中南軍區建國拔絲廠管理機構,組成濟南市實業公司鐵工總廠本部,下設4個分廠。華東大學華生鐵工廠、十二步兵學校利民鐵工廠組成一分廠。山東軍區生建公司鐵工廠、益興鐵工廠組成二分廠。中共山東分局生運公司五金制造廠、中共山東分局生運公司碾米廠、魯中南軍區建國拔絲制釘廠、華東自然科學研究所物理鐵工制造部、大生電線廠組成三分廠。新魯鐵工廠組成四分廠。
濟南重工始建于1949年,與共和國同齡,1955年命名為山東省工業廳濟南鐵工廠 (資料片)
當時鐵工總廠本部位于濟南經四緯十路附近,上級劃撥民國時期德國人在此建設的屠宰場廠房歸企業所有。至今這里仍保留著一棟德式小樓,已經有100多年歷史,見證著濟南重工的發源史。
1959年定名為濟南重型機械廠,位于濟南市經四緯十路附近,主要生產冶金礦山機械設備(資料片)
1958年改名為濟南冶金礦山設備廠(資料片)
鐵工總廠組建之初,生產技術十分落后,生產設備也都是老式的小型設備,主要以修配業務為主,基本沒有機械產品。到了1953年,鐵工總廠才開始生產破碎機等產品,但生產圖紙全是靠外來。此外,這里還生產了一批軍用馬車。這一年廠內建立了黨組織和基層工會組織。之后,企業通過思想工作,極大調動了職工大干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提前一年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1955年,企業更名為山東省工業廳濟南鐵工廠。這一年,企業首次測繪仿制成功我國第一臺“55”型5噸和8噸鑿井絞車。從此,開啟了企業很長階段的主打產品——絞車的生產。另外,企業還制成“56”式解放水車標準鋁質模型,供應全省水車生產廠,獲省工業廳物質獎勵和紅旗一面。
濟南市經四緯十路遺留的德式建筑(郭學軍攝)
1957年,“針釘”和“物理儀器”車間分出,另建濟南針釘廠、濟南儀表廠。這一年,企業還為朝鮮培訓了一批技術工人,當年9月回國。1958年 ,企業再次更名為濟南冶金礦山設備廠,企業通過技術革新,自制土簡設備,先后試制生產煤氣發生爐、卷揚機、電煤鉆桿等多種中小型冶金設備。這一年,青年女焊工張榮蓮,改進操作方法,解決了有縫鋼管焊接質量難題,被評為省、市先進生產者,并出席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代表會議。
濟南市經四緯十路民國德式建筑上面懸掛的已經生銹的“濟南重型機器廠離退休職工活動室”老牌子(郭學軍攝)
1959年,企業又更名為濟南重型機械廠。這一年,大眾日報以“雞窩出鳳凰”為題,報道了該企業以土設備、小設備制造大設備的經驗。同年,工人傅圣昌出席全國工業、交通、基建、財貿方面社會主義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為企業爭得了榮譽。1962年,建鋼機器廠并入企業后,企業維持濟南重型機械廠廠名。這個廠名保持時間比較長,一直到持續到到1990年,國家機械工業部根據濟南重型機械廠的國有大型企業性質,將企業改名為濟南重型機器廠。1992年組建了濟南重機集團有限公司,兼并了多家小型企業,一度多達20余家子公司、21個黨支部、4000余名職工。
1999年,濟南重機集團進行改制,成立了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從此,就有了“濟南重工”的名號,一直延續至今。2018年后,企業統稱為濟南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1960年濟南重型機械廠在東郊征地籌建新廠,1965年整體搬遷(資料片)
61年前為擴大生產在東郊建設新廠區
1960年是濟南重工發展歷史上的重要一年。這一年的1月份,經中共山東省委批準,李發榮任中共濟南重型機械廠委員會書記。當時廠址仍在經四緯十路的濟南重型機械廠,因地處市區,車間分散,設備陳舊,廠房簡陋,企業的生產環境越來越不適應生產發展的要求。這時,濟南重型機械廠經第一機械工業部批準另建新廠。山東省列為省內重點建設項目,在濟南市東郊征地625畝,設計規模為年產冶金礦山設備3萬噸,計劃總投資為9100萬元。當年2月1日破土動工時,山東省和濟南市領導十分重視,時任省委書記處書記鄧辰西親臨剪彩,同市委書記處書記白學光一道,為新廠區樹立基石。
根據記載,當年為了加速工程進程,在施工過程中,省、市建委組織了由6個建筑單位、一千余名施工人員的隊伍,先后到現場作了表演賽。經半年日夜奮戰,基本建成6678平方米鍛壓車間,按裝好三噸蒸汽錘,5899平方米綜合車間正處吊裝階段,還相應建設一批輔助工程,部分大型設備陸續進廠,至當年8月,完成投資446萬。正當大家夜以繼日緊張施工,期盼早日建成投產時,國家政策有變。為貫徹國民經濟調整方針,工程被要求下馬停建。
工程停建后,為了減少損失,上級指示,對已進行的工程限期快速收尾,并實現小成套,以達到充分利用的目的。于是,企業采取有效措施,利用老廠區的基礎,用逐年的有限資金,陸續建成綜合車間,及3922平方米鑄鐵車間,使生產實現了小成套。此時,省、市對企業在市區內所占地基,也做了規劃,要求限期搬出。
1990年更名濟南重型機器廠,1992年組建濟南重機集團公司(資料片)
到了1965年10月,企業全部搬遷到東郊新廠區,生產環境得到較大改善,開啟了企業新的發展之路。這一年,第一機械工業部和煤炭部聯合確定,濟南重型機械廠生產以大中型鑿井絞車為方向產品,還在濟南重型機械廠成立了“鑿井絞車系列標準聯合工作組”,由濟南重型機械廠任組長。換句話說,編寫鑿井絞車系列國家標準的任務,交給了濟南重型機械廠。還是在這一年,企業開始研制新產品,先后制成0.6立方挖掘機、300噸油壓機、氣動裝運機等。
建于1970年代的企業辦公樓現裝修改造成賓館(郭學軍攝)
原濟南重工專用汽車生產車間,現公司成品庫車間(郭學軍攝)
建于1960年代的職工宿舍樓(郭學軍攝)
從1966年到1976年期間,企業生產發展受到嚴重干擾。盡管如此,在廣大干部職工的努力下,企業的生產建設還是取得一定的成績,試制成一批新產品,增加了職工、廠房和設備,除1974年基本停產和虧損外,多數年份都能完成國家任務,企業已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中型骨干企業。
原熱處理車間(郭學軍攝)
抽調150多名干部職工支援三線軍工
濟南重型機械廠在20世紀60年代還做過一件支援三線軍工建設的好事。1965年,根據山東省的要求,濟南重型機械廠抽出150多名干部、職工支援小三線建設,在沂蒙山區建了國營山東前進配件廠(軍工代號:9426),生產髙射機槍。該廠黨委副書記裴樹梅、副廠長侯玉恭親自帶隊參加建設。其中,就有1934年10月出生的井遠明老人。井遠明為濟南市市中區井家溝人。1952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從濟南市會計學會學校畢業,分配到濟南市實業公司鐵工總廠二分廠參加工作,順理成章被安排到財務科會計崗位。該廠接著幾經更名后變成濟南重型機械廠。井遠明逐步成為濟南重型機械廠一位獨當一面的業務能手。
工作時的井遠明(資料片)
20世紀六十年代,美、蘇兩國爭霸世界,對我國發出侵略威脅,一時間戰爭陰云密布。毛主席、黨中央高瞻遠矚,向全黨、全國發出“要準備打仗”、“三線建設要抓緊”的偉大號召。隨即,在齊魯大地開展了一場大規模的小三線軍工建設。
據86歲的井遠明老人回憶,1965年9月的一天,廠領導突然找他談話,說根據工作需要要調他去保密單位工作,具體去什么單位,領導沒說,還特別囑咐他對此事不許同任何人談起,并讓他馬上準備行裝,作好隨時出發的準備。
幾天后的一個上午,領導通知井遠明馬上帶著行李到工廠辦公樓門前集合,立即去保密單位報到。他來到后才發現,工廠主要領導已站在那里為大家送行。一起同去的還有侯玉恭副廠長、基建干部弭會鉞等五六位本廠的同事。在這之前,這幾位同事之間誰都不知道對方要去保密單位。
集合完畢,大家乘坐一輛中型吉普車,在濟南軍區、省政府后方建設指揮部有關人員的帶領下才,奔赴保密單位。汽車駛出濟南市區,在高低不平的公路上顛簸行進,中午時分到達淄博,在路邊飯店簡單吃了飯,汽車開往沂蒙山區,在崎嶇不平的盤山路上艱難爬行。直到太陽快要落山時,還沒有趕到地方。于是,大家在蒙陰縣岱崮公社一個叫作坡里的村莊停下來過夜。這里有山東三線軍工建設領導們長駐的一個農村小院。第二天早飯后繼續行進,汽車在山里轉了好久,拐進了一個周圍都是荒山的小村莊。這就是目的地——沂水縣王莊公社杏峪村,要在這里建設一座三線軍工廠,廠名:國營山東前進配件廠,軍工代號:9426,專門生產高射機槍。濟南重型機械廠來的這批人成為9426廠的第一批三線軍工人,建設9426廠的序幕從此拉開。
不久后,濟南重型機械廠又陸續有許多干部職工前來9426廠報到。他們是:廠黨委副書記裴樹梅、廠部秘書王憲泉、基建科長劉振鵬、勞資科長伊繼淳、勞資干部陳恩家、李興林、供銷科長李東明、供銷干部趙文成、車間主任尹長安、張春旺、劉福海、劉炳新,以及技術員和技術工人張玉紱、袁登恒、袁訓坦、朱傳厚等150余人。
濟南重型機械廠當年全廠職工有2000余人,光支援三線軍工建設就抽出上至廠黨委副書記、副廠長,中至科長、車間主任,下至技術骨干150余人,充分體現出濟南重型機械廠的寬廣胸襟和擔當意識。
更不同凡響的是,20世紀八十年代,由于國際國內形勢變化,位于山區的9426廠瀕臨倒閉,職工面臨下崗失業的危險。這時有的老職工打算調回濟南重型機械廠。時任濟南重型機械廠廠長傅坤元得知后明確表示:“支援三線的職工為國家做出了貢獻,完成了歷史任務。現在他們遇到困難,要求回來,我歡迎他們凱旋歸來,哪有不要之理?凡是從咱們單位支援三線的,只要想回來我都要,無論在職的、退休的、家屬子女,我都要安置好,安排好工作、安排好住房……”
隨后,凡是愿意回來的老職工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此舉贏得了山東三線軍工系統廣大職工家屬的高度贊揚!
8年探索最終產出我省首臺大型盾構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企業發展進入了一個黃金期。從1979年到1980年,企業試制成功JZM25/800A型、JZM40/l 000A型鑿井絞車、JZA5/1000安全梯絞車。其中,JZA型安全梯絞車,填補了礦井建設斷電救援設備的空白。1980年起,企業先后進行了恢復性整頓和全面整頓,進行了一系列管理體制和經濟體制改革,推行了經濟責任制,加強產品技術整頓和技術開發,調整服務方向,改變產品結構,實行以銷定產,企業由生產型逐步轉向生產經營型,搞活了生產和流通。主導產品鑿井絞車,有一種達到省優質品,有6種達到一等品,創歷史最好水平。
1982年5月,國家經委經機(1982)132號文附件規定,濟南重型機械廠為中國汽車工業公司“黃河”底盤改裝車的定點廠。1983年6月,試制成功JZ950型20噸半掛運輸車,獲中國汽車工業公司設計優秀獎。
2016年5月17日,由濟南重工設計制造的山東省首臺大直徑地鐵隧道盾構機“開拓一號”完成組裝調試驗收下線(資料片)
原熱處理車間一側墻壁還有當年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大標語(郭學軍攝)
1990年代初期,濟南重型機械廠已經成為山東省最大的通用機械加工生產企業之一,為我國電力、礦山、冶金、石油、煤炭、建材、環保等領域提供了大量的優質產品。但由于兼并了多家與原有產品和生產工藝毫無關聯的中小虧損企業,濟南重型機械廠生產經營一度陷入困境。慶幸的是,幾經風雨飄搖,企業雖無重大突破,但總算保住了老國企的血脈。企業于2000年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并于2007年獲得CE認證和多家船級社認證。
木型倉庫(郭學軍攝)
2008年,濟南重工再一次抓住了歷史機遇。這一年前后,濟南第一次提出“穿黃隧道”的概念,雖然由于種種原因導致項目未能立即實施,但從此開始,濟南重工就瞄準了盾構機生產這條路子,開始了新領域的探索。濟南重工利用自身在電力設備、礦山設備、脫硫設備、冶金設備、水泥設備等領域多年積攢的優勢,先后和德國、日本、美國的盾構機生產商合作,經過8年的不斷探索嘗試,終于掌握了盾構機生產技術。2016年5月17日,由濟南重工生產的山東省首臺大直徑地鐵隧道盾構機“開拓一號”,順利完成組裝調試,并驗收下線,于當年6月投入濟南軌道交通1號線建設,結果在施工中大顯身手。
原熱處理車間的大煙囪保存完好(郭學軍攝)
從此,濟南重工開辟出一片新天地,實現了產品的轉型升級,步入高端裝備制造領域。
鑄鐵車間內曾拍過《新燕子李三》電視劇
已有幾十年歷史的露天行車架構(郭學軍攝)
“絞車曾經是我們企業的主打產品。從1955年開始,該產品生產了很多年。真想不到,現在能生產高科技的大型盾構機!”62歲的原濟南重工組織處處長袁守龍,是1978年入職進廠的老職工,回憶起當年剛入職時的境況感慨萬千。他說,當時廠區所在的地方十分荒涼,周圍全是農田,去一趟市區很不方便。他住在廠區的單身宿舍,要回一趟章丘明水老家,得先步行到郭店,再坐火車到明水。現在,企業有班車通往市區,早來晚回,很是方便。另外,許多職工都購買了私家車,出行很自由快捷了。
建于1966年的配套庫車間(郭學軍攝)
“我們企業在1969年還生產過高射機槍呢!1980年這個生產線才關閉,這是我們企業的一段軍工產品生產歷史。”濟南重工工會副主席張振頗為自豪地說,1999年國慶50周年天安門群眾游行活動,山東的“海上明珠”彩車就是在濟南重工組裝完成的。當時,大家加班加點,干了3個月的時間。時任省委主要領導親自來企業視察彩車工程進度,給大家鼓勁。
老車間和新建的現代化車間比鄰而居(郭學軍攝)
新建的生產盾構機的現代化車間(郭學軍攝)
現代化新車間內部生產場景(郭學軍攝)
現在的濟南重工生產園區,除了幾座新建的生產大型盾構機的現代化車間外,還可以看到多座建于1960年代的蘇式車間、建于1970年代的老廠房,和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工業用塔吊梁架、抽水井、水塔、煙囪等工業遺產,以及眾多那個時期企業使用過的各種機器設備。許多建筑都是紅磚壘砌,有的外墻壁還遺留有當年的大字標語,到處透著時代的烙印。不同樣式、不同年代的工業廠房匯聚于一個廠區之內,是濟南乃至山東工業建筑研究難得的一處不可多得的實物樣本。
企業發展過程中曾使用過的老機器設備(郭學軍攝)
在生產園區南側的職工生活區,還完好保留著1970年代的職工大禮堂、辦公樓、學校操場等附屬建筑。它們也是濟南重工現存工業遺產的一部分。其中,職工大禮堂內部的座椅,還是初建時期的老式木椅,舞臺結構也沒有改變,外墻由磚石構筑,很有時代風格。作為一座與共和國共同成長起來的大型工業企業,濟南重工現存的工業遺產,簡直就像反映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的一個實物展覽館。
企業曾經改裝制造的產品樣本(郭學軍攝)
在生產園區內,那座長240米、寬60米、高29.6米的鑄鐵車間建筑群,是很有代表的工業遺產,尤其值得一說。這個建筑群由鑄鐵車間、熱處理車間、木型倉庫等建筑組成,保存完好。里面包含有爐窯、燃燒塔等典型工業元素,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工業設計藝術價值,稱得上濟南現存機械工業建筑群中的典型代表,很適宜今后集中保護和開發利用。
墻壁掛滿綠植的鑄鐵車間(郭學軍攝)
據濟南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侯大慶介紹,大約在2013年,由王新民導演執導的《新燕子李三》電視劇,就曾在這座鑄鐵車間里拍過多個鏡頭,利用的就是車間內部充滿時代氣息的氛圍。
1970年代建設的職工禮堂(郭學軍攝)
國內地鐵建設將出現越來越多“濟南制造”
2019年,濟南重工并入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現在該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隧道掘進設備、電力設備、礦山設備、脫硫設備、冶金設備、水泥設備等。主導產品鋼球磨煤機國內市場占有率居首位,并獲得了中國名牌產品稱號,電廠煙氣脫硫設備在國內市場名列前茅,無縫鋼管生產線和日產5000噸以上水泥設備生產線實現了國產化零的突破,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999年成立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資料片)
現在的企業生產廠區大門(郭學軍攝)
據了解,目前,濟南重工成功下線并在濟南地鐵項目中應用了36套盾構機,產品還推廣應用至廣州、杭州、福州、北京、深圳、鄭州、南京等地。隨著更多城市重要建設項目的復工復產,國內的城市地鐵建設中,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濟南制造”盾構機。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凡本網注明“來源:砂石裝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砂石裝備網,轉載請注明。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5月15日,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2025 CICEE)即將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屆時,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1600家參展商,將在30萬平方米的展區內陳列超2萬件展品,涵蓋工程機械全領域前沿技術和產品。目前,眾多展商已蓄勢待發,期待在這個推動全球工程機械行業交流與合作的超級平臺上一展風采。...
2025-04-17 08:31:38
在璀璨初夏的五月天,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將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華麗啟幕。作為一顆迅速崛起的璀璨新星于世界工程機械展會之林,長沙展在規模之宏大、觀眾之眾多、世界50強企業參展數量之多及影響力之廣上,已可與全球三大工程機械展并駕齊驅,共繪輝煌。展會前夕,我們有幸專訪了合肥長源液壓股份有限公司的...
2025-04-17 08:30:36
湘江潮涌,岳麓風揚。當2025年的第一縷晨曦掠過長沙的鋼鐵叢林,這座“工程機械之都”已悄然完成蛻變——30天后,全球智造的聚光燈將在此定格。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2025 CICEE)進入30天倒計時,萬事俱備的長沙,正以開放的姿態、創新的心跳與綠色的呼吸,向世界發出邀約:共赴智造巔峰,見證未來啟程!蓄勢:一座...
2025-04-16 09:13:26
控制器被稱為工程機械的核心大腦。在湖南長沙,活躍著一家極具影響力的企業 —— 長沙碩博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是湖南省唯一獲授牌的工程機械專用控制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十余年來,碩博電子始終專注于特種裝備智能電控技術領域,秉持 “品質成就智能特裝” 的核心價值理念,持續深耕技術前沿創新探索,為工程機械、礦山設備、新能源車...
2025-04-14 17:20:09
2025-04-11 來源:CICEE 作者:編輯部在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加速向綠色化、智能化轉型的背景下,中國憑借完整的產業鏈和市場規模優勢,持續引領行業技術革新。5月15-5月18日,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CICEE)即將開幕,展會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趨勢,展覽面積30萬㎡,預計參展企業...
2025-04-14 09:14:17
- 2025CICEE-從技術突圍到全球布局高端人物專訪湖南優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申德義一、技術革新:以創新驅動行業突圍在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技術革新已成為企業實現突圍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湖南優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其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持續的創新投入,在技術突圍之路上穩步前行,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寶...
2025-04-10 17:13:03
搶占前30席位,贏超燃禮遇這不是一場普通的展會而是一張屬于你的“未來工程機械版圖”!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2025CICEE)盛會將啟——這里沒有旁觀者,只有手握“機甲密令”的超級隊長!當全球頂流的企業、高精尖的產品齊聚長沙你,就是這場硬核科技盛宴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者!“超級隊長”計劃——你的邀請碼,是撬動行業人...
2025-04-01 10:44:33
2025CICEE大事件 摘要:突破時空界限,賦能全球貿易——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電子會刊《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一代工程機械、應急裝備、礦山裝備、農業機械》今日正式上線。 作為全球工程機械領域首個全產業鏈企業國際數字化展示平臺,CICEE首批電子會刊集中展示155家全球領軍企業的核心技術與產品,以智能...
2025-03-27 10:02:57
九九盡,春天臨,一切美好,只是剛剛開始,所有期待,都會如約而至。bauma CHINA 2026(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招展全面啟動!2026年11月24-27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將再度吸引世界目光,全球工程機械標桿力量集結,攜手呈現行業新潮,誠邀全球伙伴共赴東方之約。bauma...
2025-03-12 09:08:20
bauma CHINA 202433萬m2展覽面積3,542家參展商281,488名專業觀眾海外觀眾占比超20%眾多全球新品集中發布11月26—29日,bauma CHINA 2024(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這場闊別四年的工程機械行業風向標盛會,以展覽...
2024-12-03 13:57:23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制砂樓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篩網、篩機配件
主營:破碎機
主營:制砂機、篩分設備
主營:破碎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