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天力打造中國車軸世界品牌
株洲日報 記者/任遠
如果說轉向架是列車的底盤,那么車軸就是這個底盤的“腿”,與車輪這兩只“腳”裝配成輪對,這才有了列車高速平穩運行,也有了高速機車超過萬噸牽引的運輸長龍。
▲中車天力廠房內擺放的軸力件。受訪者供圖
這副“腿腳”,承受并傳遞著從車體至車輪之間或從輪軌至車體之間的各種載荷及沖擊力,車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行車安全。
由于技術含量極高,品質要求嚴格,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高鐵的車軸大多為進口。直到2018年,株洲中車天力鍛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天力”)打破了這一技術壁壘,實現動車組車軸的國產化生產并裝車運營。
從“0”到“1”,看似簡單,卻是幾代中車天力人數十年堅守。當我們了解那些背后的故事,或許便不難理解這個“小巨人”的長成。
●寫就行業里程碑
脫胎于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的中車天力,專注軸類件領域80多年。我國第一臺電力機車的車軸便是出自其手。1994年,該公司又研發了國內第一只高性能合金鋼車軸,成為目前行業標準。
到了2005年,我國鐵路實現大跨越發展,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成為當時的趨勢。“但一個現實是,此類列車的車軸全部由國外引進,不僅價格昂貴,而且供貨周期長,影響整車交付。”中車天力負責人回憶。
不想再受制于外國企業,公司下定決心,要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兩年時間,企業投入4000多萬元,進行產品研發。
“這個數字現在聽起來或許不多,但在當時,由于很久沒有收獲訂單,公司最困難時一個月只能給每位員工發400元工資,可以說是頂著巨大的壓力來做此事。”中車天力負責人說,一爐鋼水試制有幾十噸,他們做了幾百次試驗,還有后面大量的鍛造熱處理試驗以及不斷的解剖分析驗證。
“當時跟我們合作的鋼廠是用蒸汽來做飯的,后來為了煉鋼試驗,把食堂的蒸汽都停了,全部供應給煉鋼。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我們才煉出了最后一爐鋼。”中車天力負責人說道。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中車株機各方資源的鼎力支持下,試驗終于成功。當時歐洲評審專家稱贊道:“你們非常了不起,我們用顯微鏡看了,組織結構非常完美,你們比我們做得更好。”
這是中國車軸制造史的里程碑,它意味著我國在高端車軸領域跨越了一大步,它也標志著國內車軸從原材料冶煉、鍛造到熱處理等關鍵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裂變出巨大能量
征途漫漫,依托現有技術和工藝,中車天力不斷延伸產品線,形成了一系列產品。
去年底,由中車天力研制開發的一款名為30NiCrMoV12的高強度車軸成功通過1000萬次疲勞試驗,順利研制成功。
“金屬材料往往存在低溫脆性,在-40℃甚至更低溫度時,其脆性將急劇增加。如果車軸出現脆性斷裂,危險不言而喻。”中車天力黨總支副書記、總經理鄭業方介紹,30NiCrMoV12是一種源自歐洲的車軸用金屬材料,以強度高、韌性好、耐低溫等特點著稱,相較于其他常用的車軸材料,其強度可以提高30%以上。因其工藝要求高、開發難度大,一直被視為世界高端車軸材料“皇冠上的明珠”。
為了研發該產品,項目團隊沒日沒夜撲在試驗現場,靠著頑強的拼搏精神和不屈的毅力終于讓產品得以成功,再次實現我國新金屬材料在軌道交通領域研發應用的又一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
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去年5月,中車天力與中鐵工程裝備集團隧道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簽定戰略合作協議,吹響了全面進軍盾構機刀具產業領域的沖鋒號。
這一回,中車天力依托自己在材料領域的優勢,與對方在盾構機刀具原材料研發、國產化推進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推動隧道掘進機高端零部件刀具國產化進程。用中車天力負責人的話說,就是“用專有的技術去做特供的市場。”
中車天力黨總支書記、董事長韓軍表示,未來,中車天力將圍繞中車集團十四五規劃,堅持“軌道+非軌道、黑色+有色、專有+特供、國內+國外”的營銷策略,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做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門檻的產品,致力于成為新金屬材料在軌道交通領域研發應用技術的導入者,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貢獻力量。
中車國家變流中心掌握電流個性化“密碼”
株洲日報 記者/高曉燕
在高速行進的高鐵上,硬幣能夠穩立不倒,穩定的電力輸出是重要保證條件之一。
把電力轉化為動力,驅動不同的設備工作,或者進行反向操作,這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都需要詳細掌握電流的個性化“密碼”。可以說,變流技術,是所有涉及電力領域的一項支撐技術。而株洲變流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國家變流中心),就是那個研究和掌握“魔法”的企業。
▲中車國家變流中心的生產車間。企業供圖
如今,中車國家變流中心研制的各類變流及驅動產品,已廣泛應用于風電、光伏、冶金、礦山、船舶、暖通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
●“解碼”高端應用領域的電流“秘籍”
越來越多的高端裝備都在向著綠色節能改進。“巨無霸”型電動輪礦用卡車就是其中之一。
電動輪礦用卡車是大型礦山的骨干運輸工具,一年365天全年無休,且工作環境惡劣。因此,其變流電驅動系統,不僅要能適應高海拔、巨大溫差等各類地質及氣候環境,還要在高強振動工況下保證高可靠性和穩定性。此前,這一領域均被國外大型企業所壟斷。
作為時代電氣的全資子公司,中車國家變流中心憑借著在軌道交通領域雄厚的技術積累,將技術平移并向礦用卡車領域延伸,不但成功實現技術突破取代進口,更已實現了從110噸至360噸礦用卡車電驅動系統產品的批量化生產,目前已有300多臺(套)系統成功應用。
在高端軋機領域,中車國家變流中心也有著優秀的主傳動系統產品。軋機,是鋼材軋制的關鍵設備,針對厚薄不同、形制各異的產品,需要精準的力度輸出。比如,在軋制大型鋼材時,軋機的瞬時輸出功率要求特別大,甚至堪比可同時驅動20臺高鐵行進的力度。
一條軋制生產線,一天的產值可高達億元,因此,主傳動系統領域長期被國外企業所把持,國內企業即便有相關產品,也難以得到機會在生產線上驗證或應用。歷經10余年的攻關及市場接觸,目前,中車國家變流中心已經有了20多個項目的市場應用,且已在市場上形成良好口碑,正在逐步替代進口。
同樣,在船舶領域,堪稱“心臟”的電推系統,也已被中車國家變流中心穩穩拿下,并成功裝進國內首制近海豪華郵輪“大灣區一號”。
依托軌道交通的核心技術和平臺,中車國家變流中心已建立從器件、裝置到系統的完整產業鏈,整體技術國內領先,并取得了系列首臺(套)業績突破,實現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關鍵部件及系統的進口替代。如今,該公司已與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其產品出口至澳洲、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家。產品銷量也在逐年穩增,預計今年將突破6億元。
●以技術率先布局風光儲領域
于2008年成立的中車國家變流中心,其前身為變流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時至今日,該公司仍是我國中大功率變流技術領域唯一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南省企業技術創新中心、湖南省大功率電氣傳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基于與生俱來的研發“基因”,這家僅300名員工的公司,研發人員就占了一半,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的投入比重,更是從2018年的6%,上升至2020年的14%。
變流技術應用實驗室、變流技術綜合實驗室、電能質量治理裝置試驗室……擁有一系列先進試驗基地及設施的中車國家變流中心,目前已取得授權專利211件(其中,發明133件);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家、行業標準11件(其中,國家標準4件);承擔國家、省部級課題30余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31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
“電氣傳動設備事關重大,但仍屬于細分市場,未來的風光儲領域,是更廣闊的天地。”中車國家變流中心總經理胡家喜表示,布局這一領域,該公司早已開始行動。
目前,中車國家變流中心研發的風電變流器,已累計裝機3000余套,批量應用于全國近60個風場,光伏逆變器也已批量應用于全國100多個光伏電站,可滿足大型地面/湖面電站、分布式電站需求。
華銳精密:國內工業機床的“鋒利牙齒”
株洲日報 記者/劉芳
在蘆淞區董家塅高科園創業二路,株洲華銳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銳精密”)出口處,一塊石頭上刻著“頑石科技園”。在這里,“頑石刀具”進入了由歐美和日韓刀具企業長期占據的國內中高端市場,成為國內工業機床、切削領域的佼佼者。
2020年,華銳精密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今年2月,華銳精密順利在科創板上市,已成長為市值60億元、總資產10億元的上市公司。
●重研發、重人才
14年時間,從成立到上市,華銳精密快速成長,不斷獲勝,秘訣之一就是“重研發、重人才”。
硬質合金刀具是機床的“牙齒”。一般來說,一臺機床要配十幾種甚至更多種刀具,然而國產刀具品種規格少,產量、品質都無法跟進口產品媲美。
“高端市場長期被國外壟斷,研發出國產高端刀具,替代進口產品勢在必行。”扎根硬質合金行業多年,華銳精密董事長肖旭凱對國產刀具有著清醒的認識。2007年,他創立了華銳精密,主要從事硬質合金數控刀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
但是硬質合金刀具行業門檻很高,屬于典型的資金、技術雙密集型產業,這讓新生的華銳精密步履維艱。
缺資金,肖旭凱抵押房產,購置國外先進設備。如今,在華銳精密大部分設備都來自國外,很多設備價格都是上千萬元。這對國內很多硬質合金企業來說,幾乎是天價。
技術研發靠人才,但高端人才大多在沿海的大企業,位于內地的株洲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提高待遇,提供干事業的平臺。”華銳精密為吸引高端人才竭盡所能,肖旭凱介紹,幾年前,了解到廣州一家大企業有一位涂層方面的技術專家,很符合公司發展需要,但對方不愿意來株洲。被多次拒絕后,他仍不死心,連續多次前往邀請,最終用誠意感動了對方。如今,這位專家已在株洲定居。
截至9月30日,華銳精密有近90名研發人員,大多是985、211高校畢業生,還有2名博士。
就這樣,華銳精密憑著頑石般的毅力,從蹣跚學步到闊步前行,越走越穩,公司主打產品“頑石”數控刀片,以優異的品質,已進入精密模具、汽車、航空航天、軌道、重型裝備、能源行業等多個工業領域,深受認可,并遠銷歐美亞等國際市場。
●推動更多產品替代進口
11月19日,在華銳精密研發中心隔壁的二期項目,機械轟鳴,施工正酣。根據市場需求,全面提升工藝和裝備水平。
“二期項目竣工投產后,華銳精密將建成國內先進的自動化、數字化工廠。”肖旭凱指著一棟5層樓的建筑說,“這里將是全新的研發大樓,如果現在的研發中心是三星級環境,新的研發大樓就是五星級的標準。”
未來遠不止此。肖旭凱早已畫好宏偉藍圖,他說:“下一步還將成立數控刀具研究院,助力產品轉型升級,推動更多產品替代進口。”
“華銳精密要做株洲華為。”肖旭凱說,“我們要做一家受人尊重、有活力的企業,才能吸引更多想干事業的人才,通過一代代人的苦干,持續不斷地投入,就能縮小和國外的差距,甚至超越。”
作為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華銳精密未來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未來的研發費用將提高至10%。
通過14年“烈火煅燒”,華銳精密已成為國內知名的硬質合金切削刀具制造商,掌握了硬質合金數控刀片全流程研發生產工藝技術,豐富了車削、銑削和鉆削系列產品,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
根據中國鎢業協會統計證明,華銳精密硬質合金數控刀片產量在國內企業中排名前三。其中,部分產品已進入了由歐美和日韓企業長期占據的國內中高端市場。
“菲斯羅克”玩“陀螺”玩成國內龍頭
株洲日報記者/李軍
慣性導航堪稱世界一流技術,作為慣性導航系統的核心測量元件之一,光纖陀螺猶如“心臟”,而株洲菲斯羅克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菲斯羅克),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量產高精度光纖陀螺及組件的民企。
▲“菲斯羅克”工作人員在查看相關測試數據。記者/李軍 攝
2016年落戶株洲以來,短短四年多,菲斯羅克成長為國家級“小巨人”企業,躍居國內行業龍頭。2020年,該公司銷售額達1.89億元,幾乎每年邁上一個“臺階”。
扎根株洲科創沃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菲斯羅克,發展前景也引人暢想。
●產品高精尖,曾有客戶直接買走展品
11月22日,冬日暖陽高照。
在動力谷自主創新園,菲斯羅克副總經理易軍帶記者參觀公司。繞制光纖環、脫模、固化、敏感環裝配、激光焊接,以及一系列調試、測試等工藝,讓記者感受到了濃濃的科技感。
什么是光纖陀螺?
易軍介紹,它是一種用于慣性導航的光纖傳感器,具有自主糾偏、靈敏度高、壽命長、耐低溫耐高溫、抗電磁干擾等諸多優點,是迄今綜合性能最好的慣性傳感器之一。有關專家預測,國內慣性導航潛在市場規模達千億元級,未來我國絕大部分傳統陀螺的市場將被光纖陀螺取代。
目前,菲斯羅克主要產品有以光纖環、敏感環、ASE光源的核心光電器件;以高精度繞環機、全自動固化機、專業集成測試設備的專用儀器設備;以及輕小型系列光纖慣組、快速發射輕小型衛星姿態控制光纖慣組、鉆井軌跡測量用光纖測斜儀、煤炭用開口定位儀的光纖慣組等。
“公司的核心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也能進行核心零件生產加工裝配、專業設備開發與研制,已形成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完整產品鏈。”易軍說,公司的客戶涵蓋航天、航空、航海等領域,諸多產品在行業“比武”中名列前茅。
為保證產品質量,菲斯羅克會對每個細節進行嚴格把控。“一個高精度光纖陀螺產品,完成整個流程需要10天以上。”易軍說。
由于質量過硬,產品供不應求。易軍笑著回憶,曾有客戶前來考察參觀,發現產品展示廳有他們急需的產品,當場就買走了,導致那個展位一度是空的,僅有文字介紹。
2017年,1700余萬元;2018年,4500余萬元;2019年,過億元;2020年,1.89億元。自從落戶株洲,菲斯羅克發展勢頭喜人,一步一“臺階”地穩步前行。
●“公司發展壯大,也要感謝政府貼心服務”
天元區天易科技城,菲斯羅克精密級光纖陀螺產業化項目,一期主體建筑已全部竣工,預計2022年底能實現投產。屆時,公司產值或將達到4億元,提供上百個工作崗位。易軍介紹,該項目總投資約3.8億元,今年3月底開工,項目完成落地僅用時三個月。
菲斯羅克董事長李慧鵬說:“公司這些年地發展壯大,也要感謝市區兩級政府的貼心服務。政府服務靠前,第一時間回應呼聲、解決困難,給政策、優服務,讓我們能安心發展。”對菲斯羅克而言,株洲可謂一塊發展“福地”,園區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記者了解到,2016年菲斯羅克落地株洲時,天元區為其免去4000平方米標準廠房三年的租金,還給予稅收獎勵等支持政策。
再如天易科技城項目的定制廠房,根據菲斯羅克的需求與建設需求,市區兩級通力合作,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將原本預計18個月的工期壓縮至12個月。
目前,菲斯羅克有一支30余人組成的技術研究團隊,其中7人擁有博士以上學歷,研發攻關實力雄厚。“感謝政府為我們企業在技術創新、項目產業化等方面創造的優質環境。一個產業就是一個增長極,我們將繼續瞄準科技創新高地,為助力‘三高四新’戰略實施貢獻更多更大的力量。”李慧鵬說。
來源:株洲日報
審核:羅小玲
編輯:陳辰
凡本網注明“來源:砂石裝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砂石裝備網,轉載請注明。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5月15日,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2025 CICEE)即將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屆時,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1600家參展商,將在30萬平方米的展區內陳列超2萬件展品,涵蓋工程機械全領域前沿技術和產品。目前,眾多展商已蓄勢待發,期待在這個推動全球工程機械行業交流與合作的超級平臺上一展風采。...
2025-04-17 08:31:38
在璀璨初夏的五月天,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將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華麗啟幕。作為一顆迅速崛起的璀璨新星于世界工程機械展會之林,長沙展在規模之宏大、觀眾之眾多、世界50強企業參展數量之多及影響力之廣上,已可與全球三大工程機械展并駕齊驅,共繪輝煌。展會前夕,我們有幸專訪了合肥長源液壓股份有限公司的...
2025-04-17 08:30:36
湘江潮涌,岳麓風揚。當2025年的第一縷晨曦掠過長沙的鋼鐵叢林,這座“工程機械之都”已悄然完成蛻變——30天后,全球智造的聚光燈將在此定格。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2025 CICEE)進入30天倒計時,萬事俱備的長沙,正以開放的姿態、創新的心跳與綠色的呼吸,向世界發出邀約:共赴智造巔峰,見證未來啟程!蓄勢:一座...
2025-04-16 09:13:26
控制器被稱為工程機械的核心大腦。在湖南長沙,活躍著一家極具影響力的企業 —— 長沙碩博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是湖南省唯一獲授牌的工程機械專用控制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十余年來,碩博電子始終專注于特種裝備智能電控技術領域,秉持 “品質成就智能特裝” 的核心價值理念,持續深耕技術前沿創新探索,為工程機械、礦山設備、新能源車...
2025-04-14 17:20:09
2025-04-11 來源:CICEE 作者:編輯部在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加速向綠色化、智能化轉型的背景下,中國憑借完整的產業鏈和市場規模優勢,持續引領行業技術革新。5月15-5月18日,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CICEE)即將開幕,展會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趨勢,展覽面積30萬㎡,預計參展企業...
2025-04-14 09:14:17
- 2025CICEE-從技術突圍到全球布局高端人物專訪湖南優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申德義一、技術革新:以創新驅動行業突圍在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技術革新已成為企業實現突圍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湖南優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其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持續的創新投入,在技術突圍之路上穩步前行,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寶...
2025-04-10 17:13:03
搶占前30席位,贏超燃禮遇這不是一場普通的展會而是一張屬于你的“未來工程機械版圖”!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2025CICEE)盛會將啟——這里沒有旁觀者,只有手握“機甲密令”的超級隊長!當全球頂流的企業、高精尖的產品齊聚長沙你,就是這場硬核科技盛宴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者!“超級隊長”計劃——你的邀請碼,是撬動行業人...
2025-04-01 10:44:33
2025CICEE大事件 摘要:突破時空界限,賦能全球貿易——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電子會刊《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一代工程機械、應急裝備、礦山裝備、農業機械》今日正式上線。 作為全球工程機械領域首個全產業鏈企業國際數字化展示平臺,CICEE首批電子會刊集中展示155家全球領軍企業的核心技術與產品,以智能...
2025-03-27 10:02:57
九九盡,春天臨,一切美好,只是剛剛開始,所有期待,都會如約而至。bauma CHINA 2026(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招展全面啟動!2026年11月24-27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將再度吸引世界目光,全球工程機械標桿力量集結,攜手呈現行業新潮,誠邀全球伙伴共赴東方之約。bauma...
2025-03-12 09:08:20
bauma CHINA 202433萬m2展覽面積3,542家參展商281,488名專業觀眾海外觀眾占比超20%眾多全球新品集中發布11月26—29日,bauma CHINA 2024(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這場闊別四年的工程機械行業風向標盛會,以展覽...
2024-12-03 13:57:23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制砂樓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篩網、篩機配件
主營:破碎機
主營:制砂機、篩分設備
主營:破碎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