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圣華閉眼聽就知道丈夫的小錘落在什么位置,配合默契。
“這雙手套又壞了,我剛去買了一雙新手套,趕緊戴上繼續干。”妻子張圣華一邊掄著大錘,一邊和愛人張常銘嘮嗑。在十堰市張灣區黃龍鎮,這對“鐵匠仙侶”小有名氣。
俗話說,“天下三大苦:打鐵、撐船、磨豆腐。”在旁人看來,打鐵不僅枯燥而且費勁費時,但對于他們夫妻來說,這有節奏的“叮叮當當”錘打聲是世上最美的音樂,也是交流感情的一種方式。
40年打鐵“夫指婦隨”
她閉眼聽就知道丈夫的小錘落在什么位置
丈夫張常銘今年59歲,是鄖陽區五峰鄉人。妻子張圣華比他小1歲,曾是他的徒弟。張常銘17歲時,在村里拜師學習打鐵,想不到一打就是一輩子,并娶了自己的徒弟。兩人一直安居在五峰鄉,開了快30年的打鐵鋪。直到2007年,夫妻倆才搬到黃龍鎮,又開起打鐵鋪。
近日,記者走進這間不到80平方米的打鐵房,只見房內堆滿各種工具,如拉風箱、空氣錘、電焊機、砂輪機等。墻面已被鐵渣染黑,屋角疊放著燒制成的鋤頭、柴刀。時至今日,他們仍堅持手工打鐵,機器只是輔助工具。
夫妻同甘共苦,一起打鐵近40年,十分默契。平日,張常銘會用一把鐵鉗將翻修的鋤頭從爐中夾出,放在操作臺上。他一手持鉗夾住坯料,一手持短錘點擊坯料,隨后,妻子張圣華掄起一把10多斤重的長柄大錘,往小錘點擊的位置猛打。夫妻倆交替錘打,鐵花四濺。
“小錘是給大錘當向導的,小錘落在哪里,大錘就跟到哪里。”張常銘說。錘起錘落,又快又準,“叮叮當當”的聲音有節奏地響起,直到坯料沒有火花了,再重新回爐。一把鋤頭,需要重復七八次這樣的鍛打過程。“我們這是夫指婦隨。”張圣華說,經過近40年的配合,她閉眼聽就能知道丈夫的小錘落在什么位置。
打鐵是個技術活
選料、火候、錘打位置都要憑經驗判斷
在打鐵鋪旁邊的一個隔間,就是夫妻倆吃飯的地方。這里只有一張破舊的茶幾和磨掉皮了的沙發。
臨近中午,打鐵鋪門口還有兩三個人排隊。為了趕時間,趁著丈夫用機器錘煉之時,張圣華急忙把飯做好。“我們在這里吃午飯和晚飯,中午炒一兩個菜,忙的時候下面條,隨便吃一點趕緊打鐵。”張圣華說。
“不少客人是從外地趕來的,不能讓他們等太久。”張常銘說,“剛才有一個從葉大鄉來的客人,說要趕下午1點半的車走,我得趕緊吃飯。”不到5分鐘,記者就看見張常銘吃完飯走出來了。
沒有片刻休息,張常銘熟練地戴上手套,跟著妻子繼續干活。“別以為打鐵簡單,比如打一把菜刀,要經過嵌鋼、鍛造、淬火、打坯、磨刀等多道工序,方能鋒利耐用。鐵匠不僅需要力氣,還要有許多學問和經驗,如選料、火候、錘打技巧等。”張常銘說。
一件農具錘煉完后,夫妻倆會休息幾分鐘。爐火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張常銘站在旁邊,即使已是嚴冬,穿著單薄的他額頭淌汗,嘴里不停喘氣。張圣華貼心地幫丈夫扇風、擦汗。細小的舉動,可以看出夫妻間很恩愛。
由于常年勞累,夫妻倆的臉上布滿皺紋,身上的衣服洗得發白,和同齡人相比,看上去更蒼老。夫妻打鐵近40年,各種生鐵經過他們的巧手,變成鐵鉗、斧頭、撬棍等生活用具。由于夫妻倆手藝精、價格合理、人熱情,生意不錯,村民們經常前來購買或者修補農具。
手藝人背后的艱辛
視力下降、耳鳴、肩膀不對稱,落下一身職業病
像很多傳統手藝一樣,隨著時代發展,到上世紀90年代,打鐵的生意越來越清淡,很多打鐵鋪都關門了,但張常銘夫婦堅持下來。“我小學畢業,她初中畢業,沒有學識,只能靠干力氣活生存。”張常銘說。
“每天從早上7點忙到晚上7點,如果修復鐵具,只能完成6至8件;如果做新工具,最多五六件。”張常銘說。如今,打一件鐵具賺不到不少錢,但夫妻倆認為自己是手藝人,就應該做好每一件產品。
開打鐵鋪的40年里,夫妻倆不知道做了多少件農具,受到居民們的一致好評。前年,張常銘打的鋤頭賣到河北,對方希望大量購買,張常銘考慮再三,決定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堅持手工生產,所以無法快速供貨,結果錯失了這筆大生意。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認真,方圓八十里的居民都慕名前來,這個鋪子成為黃龍鎮乃至全市不少村民農具的最佳“產地”。
靠老手藝,夫妻倆勤勤儉儉,攢錢買了房。令他們犯愁的是,兩人年近花甲,這門手藝卻無人傳承。“當年,想要將這身手藝傳給兩個孩子,可他們不愿意,說掙不到多少錢又費力氣。”張常銘苦笑著說。
打鐵有多苦,張常銘最有體會:“干這行費力還容易受傷,我們倆落下一身的病。這40年里,無數次被發紅的鐵塊燙傷;視力下降,看什么都有點紅色;聽力障礙,總感覺耳朵一直有打鐵的聲音;常年掄大錘,砸得手指、兩個肩膀不對稱、滿手的老繭。”
“我干了42年打鐵匠,跟老伴一起也干了近40年,真的丟不下。”對于夫妻二人來說,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讓這門古老的手藝失傳。在有生之年,他們要盡力將“叮叮當當”的打鐵手藝傳承下去。(十堰晚報秦楚網全媒體 文/記者 楊天嬌 圖/記者 呂世銀 編發:幻影)
凡本網注明“來源:砂石裝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砂石裝備網,轉載請注明。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5月15日,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2025 CICEE)即將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屆時,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1600家參展商,將在30萬平方米的展區內陳列超2萬件展品,涵蓋工程機械全領域前沿技術和產品。目前,眾多展商已蓄勢待發,期待在這個推動全球工程機械行業交流與合作的超級平臺上一展風采。...
2025-04-17 08:31:38
在璀璨初夏的五月天,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將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華麗啟幕。作為一顆迅速崛起的璀璨新星于世界工程機械展會之林,長沙展在規模之宏大、觀眾之眾多、世界50強企業參展數量之多及影響力之廣上,已可與全球三大工程機械展并駕齊驅,共繪輝煌。展會前夕,我們有幸專訪了合肥長源液壓股份有限公司的...
2025-04-17 08:30:36
湘江潮涌,岳麓風揚。當2025年的第一縷晨曦掠過長沙的鋼鐵叢林,這座“工程機械之都”已悄然完成蛻變——30天后,全球智造的聚光燈將在此定格。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2025 CICEE)進入30天倒計時,萬事俱備的長沙,正以開放的姿態、創新的心跳與綠色的呼吸,向世界發出邀約:共赴智造巔峰,見證未來啟程!蓄勢:一座...
2025-04-16 09:13:26
控制器被稱為工程機械的核心大腦。在湖南長沙,活躍著一家極具影響力的企業 —— 長沙碩博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是湖南省唯一獲授牌的工程機械專用控制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十余年來,碩博電子始終專注于特種裝備智能電控技術領域,秉持 “品質成就智能特裝” 的核心價值理念,持續深耕技術前沿創新探索,為工程機械、礦山設備、新能源車...
2025-04-14 17:20:09
2025-04-11 來源:CICEE 作者:編輯部在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加速向綠色化、智能化轉型的背景下,中國憑借完整的產業鏈和市場規模優勢,持續引領行業技術革新。5月15-5月18日,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CICEE)即將開幕,展會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趨勢,展覽面積30萬㎡,預計參展企業...
2025-04-14 09:14:17
- 2025CICEE-從技術突圍到全球布局高端人物專訪湖南優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申德義一、技術革新:以創新驅動行業突圍在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技術革新已成為企業實現突圍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湖南優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其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持續的創新投入,在技術突圍之路上穩步前行,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寶...
2025-04-10 17:13:03
搶占前30席位,贏超燃禮遇這不是一場普通的展會而是一張屬于你的“未來工程機械版圖”!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2025CICEE)盛會將啟——這里沒有旁觀者,只有手握“機甲密令”的超級隊長!當全球頂流的企業、高精尖的產品齊聚長沙你,就是這場硬核科技盛宴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者!“超級隊長”計劃——你的邀請碼,是撬動行業人...
2025-04-01 10:44:33
2025CICEE大事件 摘要:突破時空界限,賦能全球貿易——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電子會刊《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一代工程機械、應急裝備、礦山裝備、農業機械》今日正式上線。 作為全球工程機械領域首個全產業鏈企業國際數字化展示平臺,CICEE首批電子會刊集中展示155家全球領軍企業的核心技術與產品,以智能...
2025-03-27 10:02:57
九九盡,春天臨,一切美好,只是剛剛開始,所有期待,都會如約而至。bauma CHINA 2026(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招展全面啟動!2026年11月24-27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將再度吸引世界目光,全球工程機械標桿力量集結,攜手呈現行業新潮,誠邀全球伙伴共赴東方之約。bauma...
2025-03-12 09:08:20
bauma CHINA 202433萬m2展覽面積3,542家參展商281,488名專業觀眾海外觀眾占比超20%眾多全球新品集中發布11月26—29日,bauma CHINA 2024(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這場闊別四年的工程機械行業風向標盛會,以展覽...
2024-12-03 13:57:23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制砂樓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篩網、篩機配件
主營:破碎機
主營:制砂機、篩分設備
主營:破碎機